入国问俗的成语故事


入国问俗

拼音rù guó wèn sú

基本解释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
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入国问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入国问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自拔来归 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
力所能及 唐 裴铏《传奇 韦自东》:“殿于宏壮,林泉甚佳,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;似驱役鬼工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
金光闪闪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闪闪,手中雪刃辉辉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天涯海角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土木形骸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