谠言直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
出处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》:“由校书郎拜左拾遗,不数月,谠言直声动于朝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ǎng yán zhí shēng
注音ㄉㄤˇ 一ㄢˊ ㄓˊ ㄕㄥ
繁体讜言直聲
感情谠言直声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直言。
近义词谠言嘉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讴功颂德(意思解释)
- 鹤立鸡群(意思解释)
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供不应求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偶一为之(意思解释)
- 祖传秘方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礼坏乐缺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光怪陆离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※ 谠言直声的意思解释、谠言直声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落落大方 | 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动刀枪。泛指内部相争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常年累月 | 长年累月,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战天斗地 |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战不旋踵 |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